大葉鐵板燒
不同世代對於慶祝特定節日所選擇餐廳,是個有趣的觀察;小時候父母輩的選擇多半是頂上,舉凡三姑六婆生日、小孩長高、嫦娥奔月等等,都會聽到在頂上慶祝,在我幼小心靈中,那就是個祥瑞之地。
不過如果父母讓我自己挑選餐廳的話,我的首選總是鐵板燒,看著師傅在鐵板前耍刀弄劍的,又不用聽到大人們聊天,實在是聚會首選。
這幾年,有次抱著思古懷幽之情去新濱鐵板燒,餐廳瀰漫著木材潮濕的味道,都擔心是不是那邊長出蕈菇了,後來喝到老的Barolo後,才知道專業的名稱叫焦油味,有時會被戲稱為蟑螂味。
這幾年也試了些新的鐵板燒,三太、大方低油清淡;89本有許多朋友推薦,但不太適合我;晶華的Robin's 有幾次可怕經驗,不過有朋友介紹嘗試了陳師傅的手藝後有改觀;犇最好避開微風分店。大葉鐵板燒晚上只接受包場,湊足人數後終於成行。
沙拉和湯品一般,最優的是鱈場蟹,師傅火候控制的很好,鮮甜軟嫰,同桌友人表示八九(不是89本唷)烤的太乾,不過我印象中八九挺好的;接下來的魚、蚵、蝦子品質都還可以,只是不如鱈場蟹那樣的被感動。
牛排有美國牛肉和和牛,和牛是冷凍和牛,但味道還不錯。
鐵板燒壓軸的炒飯沒有吃到,師傅換了鵝肝配牛肉給我們。
甜點是芋頭酥餅,好吃。
10瓶內不收開瓶費,每人3600,如果不用包場其實我應該會常去。